北京哪个医院痤疮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了2021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着重发布了遗传性肿瘤、尤其是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综合征的预防和筛查信息,并对大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胆囊癌、骨肿瘤、软组织肉瘤等7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对象、筛查和预防推荐进行了更新。为了指导专业机构和个人对癌症进行科学的预防和筛查,上海市抗癌协会从2018年开始,每年编写《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简称《推荐》),在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至21日)期间发布。以下为本次《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更新内容:大肠癌高危对象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2.40岁以上有2周肛肠症状的人群;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2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2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筛查建议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筛查:(1)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查,每10年1次肠镜,直到75岁;(2)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2.符合6的“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1)有1位一级亲属明确患有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者,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10年1次肠镜检查;3.符合7的“遗传性大肠癌”直系亲属筛查:(1)遗传咨询;(2)风险评估和基因检测;(3)从20岁(或比直系亲属中最年轻的患者小10岁时)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4.关于筛查方法推荐:(1)粪便隐血检测+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2)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昂贵;(3)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预防建议1.运动可有效降低肿瘤发生风险,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的发生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4.戒烟,避免烟草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家族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族中存在遗传基因突变携带者。▲制图:厚朴方舟乳腺癌高危对象1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的患者;2.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的女性;3.有乳腺癌家族史,但尚不满足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疑似患者条件的健康女性。家族包含一级、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传性乳腺癌详见下文筛查建议1.一般妇女(1)40岁之前不推荐筛查;(2)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3)对致密性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联合B超检查;(4)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2.乳腺癌高危人群(1)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2)每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5)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预防建议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1.有以下情况者为疑似患者,建议遗传咨询或参加基因筛查:(1)家族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2)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45岁前发病;(3)家族中有2个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45~50岁间发病;(4)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5)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6)曾患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者;2.筛查和预防推荐:(1)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5)有条件者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6)高危女性于30~35岁起,可以考虑接受定期的卵巢癌筛查;(7)携带有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的女性,完成生育后,于相应年龄段预防性切除卵巢和输卵管以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8)有遗传倾向的男性应尽早(45岁)开展血清PSA检测。甲状腺癌高危对象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3.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或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者;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者;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6.甲状腺结节1cm,同时颈部淋巴结肿大;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8.RET基因突变者。筛查建议1.甲状腺癌筛查要同时进行甲状腺的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2.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预防建议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3.合理疏导不良情绪。胰腺癌高危对象40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者,伴有下述任一危险因素(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腹泻、肛门排气增多、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患有主胰管型黏液乳头状瘤、黏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血清CA19-9升高,或CA12-5、CA50、CEA升高;5.新近突发糖尿病无家族遗传史;6.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P-J综合征(伴有口唇周围、肛门周围色素沉着的,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等。筛查建议1.上述对象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1次CT或MRI检查;3.胆管下端、壶腹、胰头部小胰癌(小于2cm),有时需通过超声内镜甚至PET/CT检查才能探查到;4.若有黑色素瘤、肾脏透明细胞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病史,也应注意胰腺肿瘤筛查。预防建议1.戒烟、限酒;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以及西兰花等;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黏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6.注重定期体检。胆囊癌高危对象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3.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5.胆囊腺肌症患者;6.慢性伤寒感染患者;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8.炎症性肠病患者;9.合并糖尿病患者。筛查建议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预防建议1.超过1cm的胆囊息肉、超过1cm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胆囊腺肌症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骨肿瘤高危对象骨肿瘤的八大早期信号:1.骨关节位置出现较硬的肿块,静息时不能消退,持续增大;2.骨和临近关节出现疼痛和肿胀,夜间加重,且疼痛严重程度与活动无关;3.出现发热、体重减轻,以低热为主,肿胀部位皮温显著升高等;4.不明原因持续性背痛或脊柱区域疼痛,休息不能缓解,难以用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解释;5.肢体远端有麻木感或顽固性放射痛,无力,甚至功能障碍;6.发生病理性骨折或肢体变形,甚至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一处或多处自发性骨折;7.出现抽搐,肌肉痉挛,血钙增高;8.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四肢痛、腰背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时,要警惕出现转移性骨肿瘤,尤其既往有肿瘤病史者(特别是发现时分期较晚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等)。筛查建议重视骨肿瘤的八大早期信号,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进行查体,影像学检查,必要时结合活检。尤其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如出现骨性疼痛、神经压迫、活动障碍等情况时,应及时到骨软组织肿瘤科等相关科室接受进一步检查。预防建议1.避免外伤;2.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3.合理饮食,适当增加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摄入;4.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5.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软组织肉瘤高危对象1.软组织肉瘤的高危因素:(1)肿瘤家族史,尤其携带P53、RB基因失活;(2)石棉、二噁英等化工材料长期接触史;(3)EB病毒、HIV等感染史;(4)辐射或放射治疗史。2.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1)体表或大关节附近及影像检查等发现不明原因肿块或外伤后长期不能消退的肿块;(2)肿块持续增大,起初疼痛不明显,后期可伴有疼痛症状;(3)可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且逐渐加重;(4)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往往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可伴有红肿等炎性表现,消炎治疗后缓解不明显。筛查建议重视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出现异常及时到软组织肿瘤专科就医。1.查体:一般根据肿物的部位、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皮温和伴随症状等七个方面对肿物进行初步定性;2.影像学:B超、CR、CT、MRI等,四肢软组织肉瘤首选MRI检查而非CT;高危患者应行胸部CT以排除肺转移,同时应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3.活检:软组织肉瘤活检,包括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细针或粗针穿刺,必要时CT或B超引导。穿刺困难或失败可实施手术切开活检。预防建议1.避免辐射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增加B-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摄入;2.减少化工材料的接触,筛查病毒感染情况,及时规范治疗感染;3.合理饮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来源:《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1版)》封面图源:medicalnewstoday-END-往期精彩回顾1美国、日本两大指南更新:肠癌筛查年龄需提前至45岁2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头号杀手:肺癌(内附国家癌症中心“适合中国人肺癌筛查建议”)3体检发现肺结节?不要慌,肺结节≠肺癌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DrHopeNoah喜欢作者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赞赏已喜欢,对作者说句悄悄话取消发送给作者发送最多40字,当前共字人赞赏上一页13下一页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喜欢作者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