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带大家了解一下“盆腔炎”,“盆腔炎”根据病程又可以分为盆腔炎性疾病(PID)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我们会用四期的时间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去探讨如何诊治。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abscess,TOA)、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即使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一、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和高危因素是什么?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的病原体沿子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2、经淋巴系统蔓延
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子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
3、经血液循环传播
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液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5、高危因素包括:
(1)女性的高发年龄为在15-25岁;
(2)性活跃期妇女是高发因素;
(3)下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盆腔炎性疾病;
(4)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可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5)性卫生不良者发病率高;
(6)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也可致危险因素高;
(7)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二、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1、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
2、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3、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4、若有输卵管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同时有右上腹疼痛者,应怀疑有肝周围炎。
5、妇科检查: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子宫颈充血、水肿,将子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若见脓性分泌物从子宫颈口流出,说明子宫颈管黏膜或宫腔有急性炎症。
三、盆腔炎性疾病是如何诊断的?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
2、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诊断准确性不高(与腹腔镜相比,阳性预测值为65%-90%)。
3、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推荐的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见下表),旨在对年轻女性出现腹痛或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者,提高对盆腔炎性疾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做进一步评价,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4、盆腔炎性疾病应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等相鉴别。
四、西医是如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1、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抗生素的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多为淋病奈瑟菌、衣原体以及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故抗生素的选择应涵盖以上病原体,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2、非静脉给药
非静脉给药A方案: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曲松m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或头孢西丁2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之后,改为其他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唑肟、头孢噻肟等,口服给药,至少14d。
(2)如所选药物不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4g,口服,1次/12h。
(3)为治疗非典型病原微生物,需加用多西环素0.1g,口服,1次/12h(或米诺环素0.1g,口服,1次/12h),至少14d;或阿奇霉素0.5g,口服,1次/d,1~2d后改为0.25g,1次/d,共5~7d。
非静脉给药B方案:
(1)氧氟沙星0.4g,口服,2次/d,或左氧氟沙星0.5g,口服,1次/d;加用甲硝唑0.4g,口服,2次/d。
(2)莫西沙星0.4g,口服,1次/d。
3、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A方案: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根据具体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间隔时间;如头孢替坦2g,静脉滴注,1次/12h;或头孢西丁2g,静脉滴注,1次/6h;或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1次/24h。
(2)如所选药物不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g,静脉滴注,1次/12h。
(3)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需加用多西环素0.1g,口服,1次/12h;或米诺环素0.1g,口服,1次/12h;或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或口服,1次/d,静脉滴注1~2d后改为口服0.25g,1次/d,5~7d。
静脉给药B方案: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主。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1次/12h;或左氧氟沙星0.5g,静脉滴注,1次/d。
(2)为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g,静脉滴注,1次/12h。
静脉给药C方案:以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类联合抗菌药物为主。
(1)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类联合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脉滴注,1次/6h;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g,静脉滴注,1次/6~8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静脉滴注,1次/8h。
(2)为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g,静脉滴注,1次/12h。
(3)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需加用多西环素0.1g,口服,1次/12h,至少14d;或米诺环素0.1g,口服,1次/12h,至少14d;或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或口服,1次/d,1~2d后改为口服0.25g,1次/d,5~7d。
静脉给药D方案:
克林霉素0.9g,静脉滴注,1次/8h,加用:庆大霉素,首次负荷剂量2mg/k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维持剂量1.5mg/kg,1次/8h。
4、给药注意事项
(1)静脉给药治疗者应在临床症状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然后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总治疗时间至少持续14d。
(2)如确诊为淋病奈瑟菌感染,首选静脉给药A方案或非静脉给药A方案,对于选择非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者应加用针对淋病奈瑟菌的药物。
(3)选择静脉给药D方案者,应密切注意药物的耳、肾毒性。此外,有报告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联用偶出现严重神经系统不良事件。
(4)药物治疗持续72h无明显改善者应重新评估,确认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
5、手术治疗
(1)紧急手术:
药物治疗无效: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h,体温持续不降、感染中毒症状未改善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
脓肿破裂:腹痛突然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应怀疑脓肿破裂。若脓肿破裂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因此,一旦怀疑脓肿破裂,需立即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行手术探查。
(2)择期手术:
经药物治疗2周以上,包块持续存在或增大,可择期手术治疗。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引流。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也在临床开展应用。
(3)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考虑。
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的危重患者须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范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