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完善和重构我国城镇抗震建设新体系建设
TUhjnbcbe - 2020/7/10 10:58:00
白癜风怎么治

完善和重构我国城镇抗震建设新体系_建设


汶川震区八级十一度的强烈地震,给我国西部的四川、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也为人类认识地震现象、完善和重构我国城镇建设新体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我校派往四川绵竹灾区的三批建筑类救灾专家初步反馈的情况分析,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专题研究。


一、重构震区城镇建设选址和规划的科学原则


绵竹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5.12地震实际烈度为10~11度。专家团实测情况为:城市的房屋倒塌较少,人员死伤较轻;小城镇的建筑倒塌严重,死伤也惨重;农村和山区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但由于地震发生在下午14:28分,人员死伤远比小城镇轻。平川和基础下土壤覆盖层较厚的地区,房屋和人员受损较轻,但坡地和建筑基础直接座落在岩石或石砂层上的建筑损坏严重,如位于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在此次地震中损失惨痛。山区建筑因大部分处于坡地, 95%以上损毁。调查中还发现有两处四面环水的建筑,尽管是设防等级不高的砖混建筑,经反复的余震,仍然完好无损,未发现任何明显裂纹。


以上事实表明,深入认识地震现象和区域及建筑物的抗震规律、重构建(构)筑物选址和规划的科学原则对震区的重建和全国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目前灾区重建中还必须认真处理好临时防震建设和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重新调整灾区各种产业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关系,调整城乡的结构和城市的空间结构,建设一个高规格的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示范区,变灾难为财富。对这样一件空前的大事,要抢速度,但切忌急功近利,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目前灾区还须注意救灾物资和救援资金的浪费问题,将各种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二、完善我国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专家团的现场检测和评估结果表明:凡2000年后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和建设的建筑设施虽经受反复余震,倒塌和损毁很少。这说明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是科学和可行的。但是此次地震反映出的问题很复杂,某些情况在过去的规范制定中未曾考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中小学、医院等一般为大跨度、大开间、大开窗、大悬臂单面走廊的空旷类房屋,这些公益设施的抗震性能(计算抗震等级)有待提高。我国现行的各地区抗震设防标准是1990年修订的,时隔18年,鉴于当前的认识水平,有待重新修订。总之,通过深入研究汶川地震现象,完善我国抗震结构设计规范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目前要加大组织专家到灾区对现有危房的检测和评估力度,尽快制定灾区危房加固维修和功能恢复的暂行办法,启动对加固设计和施工技术专家的短期培训,使大部分值得保留的建筑物通过适当的加固维修后尽快恢复功能,有效缓解大批灾民安置的困难,为灾区重建奠定基础。


三、重视对公益性建筑的投入


本次汶川地震中损毁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部门是中小学、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这充分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们对关系百姓和祖国未来的公益性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建筑设计的标准不高,施工质量把关不严。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性。我们必须认真汲取此次地震教训,切实按国家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规定,逐步解决对教育、医疗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问题。对上述单位的建筑要组织专家通过专门研究制定特殊规范,从严把关,高质量地建设。


四、启动主要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钢材等是关键性结构材料,其性能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一般金属材料有反映抗震性能的韧性指标,而绝大部分非金属材料没有反映抗震性能的韧性指标和相关的检测办法,只有反映强度和部分耐久性能的指标,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无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又往往是一对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需要开发新型的结构材料。因而,启动对主要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研究,进而开发新型的高抗震性、高耐久性的结构材料就显得十分必要。譬如,用高炉矿渣细粉作为主要组分部分取代水泥熟料制造的混凝土制品不但后期强度高,其抗折性能也比用纯硅酸盐水泥制造的混凝土高1~2MPa,表明其抗震性能可能比常规混凝土更优。但到底对韧性有多大影响,尚未开展专门的研究。


汶川大地震使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痛定思痛,防患未然。用如此昂贵的学费,中华民族必须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积累得更多一点,学得更聪明一点,进步得更快一点。完善和重构我国城镇抗震建设的新体系,无疑将对国家的安全建设、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完善和重构我国城镇抗震建设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