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学课堂一例乙状结肠憩室炎患者的诊疗分 [复制链接]

1#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09/4304458.html

前一段时间,我们科收治了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她是因为反复腹痛来诊的,入院后经过系统检查,最终诊断为乙状结肠憩室炎;局限性腹膜炎等。在完善术前准备的情况下,患者已经于近期顺利完成了手术,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本文阅读时间:大约20分钟)

(文中观点代表原作者个人,特此声明!)

正文↓↓↓

“憩室”(diverticulum)一词意指在空腔脏器(如小肠等)有开口地向肠外异常储袋样或囊样膨出,该词来源于拉丁语“divertere”,意指转向旁边。憩室病的第一次描述来自Cruveilhier,他在1849年记载了一系列透过乙状结肠肌层的较小的梨形疝样膨出。从历史角度而言,憩室最早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理状态,定义为结肠黏膜透过肌层的膨出。

结肠憩室在西方较为常见,与先天因素无关,属于后天获得性疾病。40岁以前发病率较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60岁人群的发病率约为30%,80岁人群的发病率可以高达65%。大部分患者并无症状,仅有不到10%的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是高于男性的。

目前,对于结肠憩室的具体防病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目前研究显示:结肠憩室病主要与年龄、性别、社会因素、纤维摄入摄入少而糖的摄入增加、地理分布等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结肠憩室具有明显的西方人群易感性,而在非洲及东方人群中较为少见;其中,西方人的结肠憩室以左半结肠为好发部位,其中90%~95%发生在乙状结肠;而东方人的结肠憩室的发病部位中,右半结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半结肠(注:有学者估计,在亚洲70%的结肠憩室发生在右半结肠)。

憩室可以累及结肠的任何部位,很少累及直肠。尽管憩室可以遍及整个结肠,但是肌肉增厚与肠管狭窄主要局限在乙状结肠。肉眼所见:内压性憩室包含黏膜和黏膜肌层,能深入肠壁的环形肌和纵行肌,被结肠周围脂肪和肠脂垂包裹。憩室保留了一层纵行肌,但是肌层很薄弱。肌肉异常是憩室病最具诊断价值的特征。结肠带增厚并几乎呈软骨状,环形肌比正常人更厚切呈“六角形”。在严重病变中,黏膜出现小梁,提示有长期局限性梗阻,同样,这些变现主要局限在乙状结肠。

单纯的憩室一般不会引起症状,有时可能伴有腹胀、左下腹部疼痛不适和排便习惯的改变等,值得一提的是,便血并不常见。憩室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左侧腹痛、腹部包块、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注:结肠憩室患者大约有10%~25%可能发展成为憩室炎)。很多患者是在接受肠镜检查或者钡灌肠检查的时候,偶然间被发现的。在结肠憩室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起着重要意义:如X线检查、CT及核磁共振检查,此外,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及结肠造影也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针对结肠憩室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分级,Hinchey提出了著名的病理学的分级方式,如下表(1)。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基于CT扫描的“修正版”的Hinchey分级,这种分级方式可以对结肠憩室炎进行术前病情的判断,如下表(2)。据研究表明,Hinchey分级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呈正相关。

表(1):Hinchey分级系统↓↓↓

1级:结肠周或肠系膜脓肿;2级:盆腔或者腹膜后脓肿;3级:化脓性腹膜炎;4级:粪便污染造成的化脓性腹膜炎

表(2):基于CT诊断的Hinchey分级系统↓↓↓

0级:存在结肠肠壁增厚但没有结肠周围脂肪密度增加;1a级:包括肠壁增厚和结肠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b级:包括结肠周围或结肠系膜的脓肿(乙状结肠系膜内);2级:患者有远处的腹腔脓肿或盆腔脓肿;3级:患者存在广泛的化脓性腹膜炎;4级:患者存在广泛的粪性腹膜炎(注:CT有时候在区别3级和4级患者的作用很有限,因为化脓性腹膜炎和粪性腹膜炎在影像学上很难鉴别)。

针对单纯的憩室患者,只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以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前学界公认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憩室炎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近来的一些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抗生素的使用并没有降低左半结肠憩室炎患者的并发症。

针对大部分的急性憩室炎,经过保守治疗后病情趋向好转,炎症改变减轻,炎症肿块缩小,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在全部的结肠憩室炎患者中,仅有10%~33%的患者最终接受了外科治疗。结肠憩室患者可以出现下列的并发症,如:脓肿、化脓性腹膜炎、粪性腹膜炎、肠梗阻、腹腔内瘘管、肠出血等。当出现上述的严重并发症、并确有手术指征时,患者将面临外科手术的干预!

病历资料↓↓↓

患者病史摘要:

基本资料:K某某,女性,81岁,汉族。

主诉:因“反复左下腹部疼痛,伴进行性排便困难1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左下腹部疼痛,排便后腹痛可自行缓解。患者诉排便困难,并进行性加重,有伴排便不尽感,无便血,无粘液便。入院前8天,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左下腹部胀痛,伴大便排出困难(使用开塞露后可解出少量大便),当时有排气,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腹部CT示:考虑乙状结肠中远段多小憩室合并感染,并肠脂垂炎及局限性腹膜炎,盆腔少量积液。予“头孢丙烯片0.5gqd;胃肠舒片4片tid;塞来昔布胶囊0.2gqd;肠炎安片4片tid”等对症处理后,患者腹痛较前可好转。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结肠憩室炎”收入院。

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较差,“糖尿病”病史30年,最高血糖达10+mmol/L,规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gbid、格列喹酮片30mgqd”,自诉血糖控制可;“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达170/90mmHg,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血压控制在120~130/60~70mmHg;“银屑病”病史7年余,规律外用维生素E软膏“等;“脑梗塞”病史5年,平素服用“脑活素1粒bid”;有手术史:40余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具体不详)。

专科体检: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左下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异常,4次/分。肛门外观正常,肛门镜检查发现齿状线上、下痔静脉丛充血水肿,肛门指检未触及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型检测组合:血型O型,Rh(D)血型阳性;血液分析:白细胞总数8.83E+9/L,红细胞总数4.41E+12/L,血红蛋白量122g/L,血小板总数336E+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57.9%;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活动度133.9%↑;生化指标:葡萄糖7.40mmol/L↑,果糖胺286μmol/L↑,前白蛋白196.9mg/L↓,尿酸467μmol/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1.13m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4.1%↓;相关抗原五项:癌胚抗原7.18ng/mL↑;糖化血红蛋白:6.9%。感染八项、B型钠尿肽、尿组合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见下。

1、腹部CT平扫(检查时间:2021年05月16日):乙状结肠中远段肠壁增厚、模糊,可见多发高密度小囊状突起,边界欠清,周边肠系膜明显增厚、渗出,考虑乙状结肠中远段多小憩室合并感染,并肠脂垂炎及局限性腹膜炎,盆腔少量积液,请结合临床,建议补充腹部CT增强检查,腹主动脉及分支管壁可见广泛钙化灶。所见骨质增生硬化。动脉硬化症。如下图(1)。

图(1):腹部CT平扫↑↑↑

视频(1):腹部CT平扫影像(轴位)↑↑↑

视频(2):腹部CT平扫影像(冠状位)↑↑↑

2、上腹部、下腹部、盆腔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检查时间:2021年5月31日):乙状结肠中远段肠壁增厚、模糊,较厚处约8mm,增强后粘膜面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周边肠系膜明显增厚、渗出,盆腔少量积液。子宫不大,双侧附件显示欠清。肝实质未见明显局灶性异常信号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影。胆囊不大,囊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胰腺、脾脏、双肾及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膀胱充盈欠佳,壁薄。腹腔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考虑乙状结肠中远段炎症水肿,并局限性腹膜炎,考虑肠梗阻可能,盆腔少量积液。

图(2):盆腔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轴位;序列:压脂T2WI)↑↑↑

视频(3):盆腔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影像(轴位;序列:压脂T2WI)↑↑↑

图(3):盆腔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矢状位;序列:T2WI)↑↑↑

视频(4):盆腔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影像(矢状位;序列:T2WI)↑↑↑

3、电子结肠镜检查(检查时间:2021年5月27日):循腔进镜至距离肛缘约20cm乙状结肠,粘膜充血粘连,管腔狭窄,镜身无法通过。所见之乙状结肠、直肠未见明显异常。

图片(4):结肠镜检查结果↑↑↑

4、泛影葡胺结肠造影检查(检查时间:2021年5月27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见高密度对比剂充盈,密度不均,见多发充盈缺损。乙状结肠见多个有对比剂显影小腔外囊状影,有狭颈与肠腔相连,并见粘膜通过,部分囊状影内对比剂淤积。肠管未见扩张及液平,双侧腹脂线清晰,两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考虑乙状结肠多发小憩室并憩室炎可能,结肠充盈不均及缺损,考虑肠内容物影响可能,请结合临床及内镜检查。

图片(5):泛影葡胺结肠造影检查结果↑↑↑

5、心电事件记录(检查时间:2021年5月27日):窦性心律不齐。

6、肺功能检查(检查时间:2021年5月28日):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以小气道阻塞为主),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下降。

7、心脏彩超(检查时间:2021年5月26日):主动脉硬化,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主动脉瓣钙化并关闭不全(轻度),二尖瓣后叶钙化并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68%)。

临床诊断:1、乙状结肠憩室炎(修正版Hinchey分级:1b级);2、局限性腹膜炎;3、乙状结肠狭窄;4、结肠多发憩室;5、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6、2型糖尿病;7、银屑病

临床决策分析:

临床分析:

患者因“反复左下腹部疼痛,伴进行性排便困难1年”入院,入院后,行CT检查示:乙状结肠中远段多小憩室合并感染,并肠脂垂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行MRI检查示:考虑乙状结肠中远段炎症水肿,并局限性腹膜炎,考虑肠梗阻可能。行电子结肠镜示:乙状结肠狭窄。行泛影葡胺造影示:考虑乙状结肠多发小憩室并憩室炎。总结上述检查情况,考虑乙状结肠中下段多发小憩室合并局部憩室炎,并进而导致乙状结肠管腔狭窄和局限性腹膜炎发生。

手术绝对禁忌症:无。临床决策:患者排便困难在1年时间内、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结合目前患者乙状结肠局部狭窄的病灶情况,未来发生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能性极其大。因该患者合并憩室炎以及局限性腹膜炎,未来不排除发生肠穿孔、粪性腹膜炎以及肠道出血的可能。综合考虑患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费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期望等相关因素,建议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术(备: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以解除肠管局部的不全梗阻状态,并有效降低未来急诊手术的发生机会。基于以上原因,本团队决定择期行腹腔镜检查术。术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如麻醉风险、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等。手术相关风险评估↓↓↓

1、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7分(注:患者处于营养风险,需要营养支持);

2、ASA分级:第Ⅲ级(注:对一般手术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

3、血栓风险因素Caprini评估表:5分(注:极高危等级,血栓发生风险40%~80%)。

患者于2021年6月3日,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了腹腔镜检查术,术中发现病变肠管位于乙状结肠中下段(与术前诊断一致),病灶具有几个特点:乙状结肠中下段肠壁异常增厚,病变肠管充血水肿,病变肠段质地硬、弹性差,该病灶与左侧盆侧壁广泛黏连,局部活动度差。如下视频(5)所示。

视频(5):乙状结肠憩室病灶的局部情况↑↑↑腹腔镜探查完毕后,患者按计划接受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手术视频的原片锋哥放到了百度网盘里,大家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获取。

图片(6):长按上方二维码,获取手术视频↑↑↑

术中切除的病变肠管如下图(7)所示,我们发现:乙状结肠中下段肠管外观呈现“J”形,局部肠管成角明显(注:导致肠镜无法通过的原因之一),病变两侧肠管黏连并融合致密,该部肠管增厚、质地较硬,按压病灶中心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注:考虑乙状结肠系膜间脓肿,并导致局限性腹膜炎)。

图片(7):手术标本的展示图片↑↑↑我们来解剖一下手术标本,如下视频(6)所示。我们发现:在外观呈现“J”形的乙状结肠中下段肠管中间,可以观察到有结肠憩室样病灶潜藏其中,周围系膜粘连异常致密,导致乙状结肠中下段局部成角+梗阻发生。纵行剪开乙状结肠管腔,我们能发现贯穿全层的(多发)结肠憩室,肉眼观察:结肠憩室周围的肠壁是明显增厚的,尤其是肌层增厚明显。视频(6):乙状结肠憩室病灶的展示↑↑↑

全文总结:

结肠憩室不少见,

先天因素无关联。

多数患者没症状,

可以诱发憩室炎。

影像诊断很重要,

临床分级挺关键。

保守治疗是基础,

手术治疗要把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孙锋博士赞赏,是一种肯定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赞赏

已喜欢,对作者说句悄悄话取消发送给作者发送最多40字,当前共字人赞赏

上一页13下一页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赞赏,是一种肯定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