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白癜风晶报评:“非升即走”,清华之错?
这几天,因为一两个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转岗或离去,清华大学的“非升即走”政策成了众矢之的。
邓海建
这几天,因为一两个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转岗或离去,清华大学的“非升即走”政策成了众矢之的。
事情是这样的: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50余封学生请愿书反对解聘老师。1994年,清华出台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对那些走不了的人进行分流。
两位老师不能继续授课,这让深爱其课堂的学生唏嘘不已。他们即便真是“好声音”,囿于学生不是“大众评审”,没有投票权,校务会自然也不会给他们“返场”的机会。最情绪化的判断就是,“清华不懂教育,校长不懂老师”。
这样的愤愤之辞也不是毫无理由:一来,前些年不少高校号称“办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年又改口说要“办中国自己的大学”。起承转合之间,公众那面有点懵——这是没有与国际接得上轨的节奏?自己都没有一个稳定的方向,偏偏还撒腿跑得比谁都欢,难怪舆论甚至会借着各种排行榜指桑骂槐。
延伸阅读